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中医智慧库
你的位置:养生智慧库 > 中医智慧库 > 中医知识 凭脉用药(二)
中医知识 凭脉用药(二)

发布日期:2025-04-13 09:08    点击次数:86

          凭脉用药

四川老中医林孝鼎家传秘本   

 万病皆有阴阳虚实,须明辩所属,方可用药,如认证有疑问,似是而非,须舍症从脉,方能奏效。   

 11.六脉微短气血虚,山术归元参芡余;弱体定知精不化,鹿角枸杞山茱萸。

    注:六脉微短是阴血虚损,阳衰气微;弱脉,肾精不化,气血两虚之证,急当用大温补以救垂危。

    12.脉沉不足当调中,若属有余执中宫;浮浊沉清升带散,沉空浮浊单散风。

注:浮沉脉的不足和有余是相对而论,都应以中焦着手;中焦为阴阳之界,浮浊沉清和浮沉浊空,均属表邪,以清空为依据,沉清者温散,沉空者表散风邪。

    13.浮淸不足沉浊余,升阳参术并黄芪,下元温散天雄桂,洋藿还同香附施。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注:脉现浮清不足,沉浊有余,此清气不升,下元阳虚寒滞;宜固气升阳,温散下元,则清升浊散,其病自愈。

365站群

14.证宜补阴脉缓迟,纯阴不受法须知;从阳引阴先桂附,归地枝园龟杞宜。

    注:脉现迟缓,证宜补阳,但投纯阴药不受;须在补阴药中加补阳药,如桂附加在龟板、当归、枸杞、元肉中,这叫从阳引阴,为治纯阴的见证。

    15.证宜补阳脉数洪,纯阳不受岂成功;从阴引阳淮膝地,归杞鹿茸桂附从。

    注:脉见洪数,证宜补阳,则为纯阳,必不受补阳药物,须在补阴药中的地杞、牛膝加入补阳的桂附、鹿茸等,这叫从阴引阳,才能治好证脉不合的病。

16.两尺沉迟两寸弱,中焦不运君须熟;不治上焦直用升,余尺填肾功堪续。

    注:两尺脉沉而有余,两寸脉又弱,属于脾失升清的功能,不应见寸弱而治上焦,应补中益气,直用升清之法,则尺余寸弱的病就会自愈,若尺脉空就应填肾不宜升清了。

    17.心命脉微细满迟,若兼浊象梦遗知,天雄切忌宜茯 枣,鹿杞参归芡薯枝。

365站群VIP

    注:心命脉微,已属伤精,若兼浊象多属梦遗,宜填补肾精,益气养血安神,切忌助阳之品,故用药切中。

    18.肝脉弦长滑急洪,须防内出中痰风;服宜芥独防风桂,香附白苍忌僵虫。

    注:弦长滑洪的脉,应是肝阳上亢,须防卒中、中痰、中风,一般以平肝熄风,养阴潜阳治疗;本条用辛温燥湿药,可能是风寒所致。

19.膻中气伏两乳间,六脉沉空呕吐连;参补桂温行气速,荔纳还须熟地填。

    注:膻中为气海,气伏两乳之间不行,则胸闷胀满呕吐,但六脉沉空,理宜收纳,与温阳助气之参桂,更投熟地荔核,使气有所附,则胀满呕吐自愈;此上病下治之法也。

    20.膻中气滞两寸微,随用参芪益气亏;蒌桂宜温兼鹿杞,附檀行气荔纳归。

    注:胸部板胀并痛,两寸脉微,是膻中之气不下,上气不足所致,须用人参,黄芪补气,有寒加甘温药,并兼行气纳气之品,使气下行,这是证当降而脉微碍于降,用固其上以降之的治法治之。

    21.太冲气原伏丹田,六脉沉迟少腹连;温命芦巴胶杞补,芪升附燥火上炎。

    注:冲脉发于丹田,因气不上行,证见小腹板滞,时而疼痛,六脉沉迟,法宜升提,故用芦巴、鹿胶、枸杞温补命门;用黄芪升提兼附子温燥,使气得升,则板滞疼痛自愈;倘脉沉空,则从纳气不从升治。

凭脉用药,是方法,是技巧,是中医水平的层次;脉诊是中医的基础,四诊的核心,也是中医的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养生智慧藏 中医智慧库 食疗智慧集 养生策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