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07 10:39 点击次数:157
钟东升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消炎药,如嗓子疼吃点消炎药,肚子疼吃点消炎药。那么,什么是消炎药?可以自己随便吃吗?消炎药、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是否属于同一类别?该如何区分?本文进行简单介绍。
一、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分别是什么?
(一)抗生素药物
365建站抗生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是半合成性产物,能干扰、影响生物体正常生长速度和常规功能。事实上,抗生素既能够杀灭细菌,还可以抑制或杀灭许多致病性微生物,如真菌、支原体等。因此,“抗菌素”这个称呼并不科学。
(二)抗菌药物
此药物指各种抗细菌类、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如咪唑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对细菌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三)抗炎药物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抗炎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是最常用的药物。消炎药主要用于治疗肿、发烧、疼痛等症状,对症治疗可有效起到退热、止痛、抗炎、抗风湿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消炎类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各种病因,也不能杀死病原体等微生物。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药物?
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炎症,但并非所有炎症都由感染所致,如肿瘤性等炎症与感染无关。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抗菌类药物,这种药物只对部分病原菌导致的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就拿感冒来说,这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等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缓解炎症反应。对于存在头疼、骨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服用消炎药可以对疾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三种药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症患者可以口服一些能够散热止痛的消炎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来缓解身体的疼痛,这就属于对症治疗,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治标”。针对病因治疗,则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或者抗生素类药物,以进行抗菌类的治疗,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治本”。一般来说,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三、如何区分消炎药、抗生素和抗菌药?
药物通常都配有说明书,其采用专业文字对药物进行说明,一般人较容易读懂。为便于快速查找,医学上常依据药品的一般名称(非商品名)做简单、大致的分类,比如名称带有“头孢”“磺胺”等前缀,或“西林”“沙星”“霉素”“硝唑”等后缀的药物,大多属于抗菌类或抗生素类。与消炎药相比,这类药物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剂量、停药或私自改变给药途径,否则极易引发多种副作用,甚至导致身体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四、如何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理解细菌的抗药性
使用抗菌类药物会提升致病细菌的抗药能力。当大部分常见细菌被杀死时,一些原本没有优势的细菌会存活下来,并且大量繁殖。部分病原菌在药物的长期刺激下会发生变异情况,进而导致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不仅可以被其他细菌获得,还可能继续传接给下一代。很多“超级细菌”都是因为滥用抗生素而产生的。纵观细菌耐药性的历史,一种抗生素的出现必然会伴随一种抗药性的产生。同时,由于大量耐药菌出现,难治性感染率不断上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遵医嘱对症用药
对于身体出现的炎症反应,首先应当确定是否由细菌引发,具体病因则由医生检查和诊断后确定。此外,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三)病情好转也要遵照处方服药
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时长,如果用药时间不够长,可能会因为身体中残留的细菌继续作祟导致病情反弹。另外,患者随意停止服用药物还会延长药物对细菌的选择期,使其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四)尽量使用一种抗生素
目前,抗菌药物不建议联合使用,否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为避免产生耐药性或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能使用一种抗生素药物解决问题就不使用两种抗生素。对于轻度、中度感染的患者,抗菌药物一般不同时使用。
(五)别经常更换抗生素
频繁更换抗生素药物,易引起用药混乱,损害身体健康。另外,经常换药会导致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总之,如果身体出现了炎症反应,首先要明确炎症是否由细菌引起,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对于非医药专业的人来说,一旦出现炎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