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养生智慧藏
你的位置:养生智慧库 > 养生智慧藏 > 策略宝库 健脾祛湿很简单,找这个中成药,不仅脾胃好了,甚至肝肾都强壮了!
策略宝库 健脾祛湿很简单,找这个中成药,不仅脾胃好了,甚至肝肾都强壮了!

发布日期:2025-02-27 15:44    点击次数:187

365站群VIP 有很多朋友都认为头上、脸上出油,只是肤质问题,其实不然,这种情况往往印证一件事情,那就是体内有了湿气。因为油的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黏腻不化,而湿气它也是这么一个特点,不过在中医界有很多祛湿的方子,其中一个就是李东恒的《升阳益胃汤》。这个方子演变到现在,有个中成药,名叫——《益肾化湿颗粒》。升阳益胃汤:黄芪30g、人参15g、半夏15g、白术5g、茯苓5g、白芍9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泽泻5g、柴胡5g、陈皮6g、黄连1.5g、炙甘草15g。我们在上面说了头面出油是湿气的一个表现,而湿气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李东恒都写在了《脾胃论》里。书中讲到:脾胃之虚、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体重节痛、湿热少退、口苦舌干、食无味、不嗜食、食不消、小便频数、大便不调;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李东恒认为湿气的根源就在于脾,因为脾胃虚弱导致了运化失职,所以才有的湿气,当然这个说法是比较公认的。

图片

365站群我们都知道脾胃主的是四肢,通俗一点讲就是脾胃是带动四肢,或者说脾胃管的就是四肢,如果脾胃不好了,那四肢就会出现乏力啊,不爱运动啊,精神倦怠啊,总想睡觉啊等等等等。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让四肢动起来,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脾胃运化正常,让它运转起来。在这方子里面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也就是四君子汤来补脾胃之气,让脾胃强健,再搭配个黄芪,把补气的效果拉大,然后把药力一起带到脾胃里边去,就可以加大补脾益气的效果。当脾虚的时候,脾胃运化失常了,它自然而然的就不想受纳了,那你说还能有胃口么,所以肯定就不想吃东西了。并且那些已经吃下去的食物,它也会因为运化的不及时,停积在了脾胃,然后慢慢的就转化成了湿气。陈皮、茯苓、半夏、炙甘草再加上泽泻就有点二陈汤的意思了,这个二陈汤是个燥湿化痰的基础方,而泽泻和茯苓又是个甘淡之品,能够利小便,让湿气从小便排出。而且湿性黏滞会把脾胃给困住,患者就更不想吃饭了,甚至还会让大便黏腻或者稀溏,亦或者出现口干口苦,嘴里边寡淡无味等等,甚至是出现四肢沉重。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就比如说这个湿气像雾一样,雾气很重,那太阳的光辉肯定就被淹没了,对应到我们的人体,就是阳气出不来了,心情自然也会跟着变差,闷闷不乐的。从这里不难看出来,还涉及到清阳不升的问题,所以光补脾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升发阳气。既然要升发,那我们就要借助风药,风药它就可以把雾给吹散,也就是说在风的帮助下,太阳就能很快的冲出浓雾,而雾气笼罩不了太阳,反过来还会把雾气“湿气”蒸发消散。白芍在这里有着滋润的作用,因为风药大多是温燥的,它多少会对津液造成一定的损耗,所以在这里用白芍就可以滋阴养血,遏制这种情况。湿气郁结在那,就必然会化热,也就是湿热,而黄连是苦寒的,就可以用它来清热,如果说湿热很重,那我们就可以多加一点黄连。这就是整个方子的配伍了,当然在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里边,说明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等疾病的。这个病症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腹胀尿少、食欲不振等。*重要提示*各位家人朋友!微信又改版啦!想要每天及时看到中医养生知识文章?快给【武医张鹏正骨】设个星标吧!(1)点击下方名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养生智慧藏 中医智慧库 食疗智慧集 养生策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