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养生策略库
你的位置:养生智慧库 > 养生策略库 > 智慧库 肺主节律
智慧库 肺主节律

发布日期:2025-03-19 23:56    点击次数:75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图片

四季相交、节令转移、是阴阳杂乱之际

肺好比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肺,治节出焉。这个节是啥?向来众说纷芸。我想告诉你,节指节气,节率,关节。

肺是大气层,是大气就有24节气变化,有温热凉寒四季,这其中的本质指节率、频率。宇宙的真相,本质即波粒二象性,波,是频律。

易经说“六律为万物之根本”。侯气,是侯不同节气的地气澎出地面,古人凭此得到黄钟律管,并制定出乐风六律。所谓乐风即空气流动振动,即节律,频率。这是古人认为的最重要的,是万物根本。

天地之间的节是二十四节气 ,天地之气正常, 风调雨顺,生活于其中的生命也正常。24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叫“八节”。所谓八节,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即八风,八卦,易。服虔注《左传》即云:“八风,八卦之风也”。

节气中有四离、四绝日,在民间被认为是季节交替的日子。四离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四绝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传统择日学认为四离四绝,大事勿用。所以结婚开业等的日子要避开四离四绝日,因这些日子正处于节气交接之际,此时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尚不稳定,在此时嫁娶不吉。从玄学角度看,此是四季相交、节令转移、阴阳杂乱之际。这也符合科学的混沌机理,即当系统达到某个临界数值时,系统间会出现时而有序时而混沌的现象。在季节交替的日子,人的行为要顺乎天道,修神养性,调节情绪,保持心安体静状态为佳,精神要内敛,不可释放精华。什么也不要做,诸事不宜,需要安静,希望能够平安地度过。

图片

图片

心跳,是光明,是频律

肺就是大气层,是地球表面的护卫。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以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故《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肺是五脏六腑的守护者。

肺与心,如太阳伴着云,挂在天空。肺是与心最近的。肺经与心经相通:心肺同居胸中, 位于上焦。心为五脏之首,与肺相邻最近。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并退向上行绕过肺。

心肺属阳,阴阳相应,《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类经》亦云:“心肺居于膈隔上,二阳脏也,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

《类经·卷十八》:“气自为脏腑之主,故五脏之系皆入于心,心之总系复上贯于肺,通于喉,而息由此出”。

《难经·四难》明言:“呼出心与肺”。

西医认为,心脏有节律地跳动,是由于心脏本身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纤维,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中医认为,有了神,就有了心跳,心主神。神即魂魄合一。人类受精卵分化,形成最早的器官就是心,胎儿还没成形,还是膏状时,最早就有心跳。不是有了呼吸才有心跳,是有了心跳才会有呼吸。也就是说当灵魂入胎的那一刹那(魂魄合一),心跳就有了。心跳的动力是“神”,“性”。明心见性的那个“性”。性就是光明,其本质是“律” ,“波”: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命归之于天,天就是帝,神,性。

人生命的源头就是光,是频率。修行禅定就是为了真正回到生命自性的源头,就是《弥陀经》上讲的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就是无相之光。

从无明(没有光)—>有光—>强光—>没有光(常寂光)—>无量光。

明心见性,就是修道,是教化。

《周易》最后一卦《未济》说:“君子之光,有孚,吉!”孚,即中,保持中道,才能有光!《需》卦彖辞为:“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光亨,即极大光明,无量光明。有孚才能无量光明。中孚,是冬至之卦,是《周易》的核心。指天道来复,有信,诚也。

《庄子》说“内诚不解,形谍成光”,当人的身完全宾服于心的时候,身心合一,“光”就出现了,光,即自性显现!

宇宙就是时空,时间代表河图,空间代表洛书,就是方圆。

爱因斯坦指出: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只有一种现象是恒定的,可以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到一起,那就是光速。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没有什么可以超过光速。而人的念头,就是出神的速度,等同光速。

光的本质,其实是光子。光子是宇宙中非常特别的一种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它既有波的特点,也有粒子的特点。这又回到了光是频律。

人修行越高,频率越高,维度越高,境界越高。人身上罩着的性光越强。另外,光子还有一个特性——它没有质量。光是空性的。修行靠“空”。修行最高境界是惮定止息。没有呼吸就空掉了,

图片

脉搏,呼吸,是气(生命)的节律

肺朝百脉,中医把脉就是感受的人体脏腑气机频率。

呼吸,是脉动的原理。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肺调解全身的气机,主一身之气,什么是气机?气机指的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的有节奏的一呼一吸,是气的节律。

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都是本能,我们不能用自主意识去控制心,脾,肾,肝,但唯一能自主控制的就是肺的呼吸节律。儒释道修行打座,都注重打座调气,调整的呼吸就是“治节”,继而控制五脏之节率。

虽然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但却不会呼吸。我们的呼吸都太表浅,不能吸入肾中。肺活量不足,不是肺有问题,而是你呼吸的时候,习惯性地吸到胸腔就呼出去,没有往下沉。所以要改变呼吸的方式,必须每一口气都沉下去。呼吸得越深,你的肺活量就越大;呼吸得越浅,你的肺活量就越小。所以要学会深呼深吸。呼吸之间隔得时间越长越好,因为人一生呼吸的总次数是出生时先天己定数,你呼吸之间隔越久,则你的寿命则越长!

365站群

修行最高境界是惮定止息。没有呼吸就空掉了,没念头了。所有儒释道修行的第一步,都要先学会静下来,定下来!

各种情绪的变化就是剧烈的心动,是频率紊乱。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如果是情绪过度的话,就很容易影响到五脏的健康,引发一些相关疾病。情绪致病是病源最关键之处。所以要调心。

其中喜为心之志,忧为肺之志,忧愁思秋,悲伤,闷闷不乐,影响心肺健康。

“身体空掉”是功夫。空掉之前,必须气脉畅通,进而达到呼吸停止。我们的生死切不断的根本原因就是念头不断,要想念头停止,先要做到息住脉停。

所以,古人刻意训练呼吸,要气沉丹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说多了会消耗元气,因为说话的气来源于丹田之气。

图片

关节,是节气交接之处,是邪气郁滞之处

节,还代表关节。身体上的节,指关节。关节是骨与骨的连接。“关节”一词,最早出于中医术语,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关节不利屈伸”,《灵枢・官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

《黄帝内经》里面有一个解释:所言“节”者,神气所游行,出入也。”游行、出入就是枢纽、关口。

人手足各有三大关节,分别是肩(腋)、肘、腕,和髋(髀)、膝(腘)、踝,另外头部有颞下颌关节。人体是按三节率长的,三大关节,把手足分成上中下三截,代表天地人,代表三焦。

关节对应五脏六腑之气。关节是筋骨之聚汇地,邪气(毒素)堆积地。中医“八虚”是指人体的两肘、两腋、两髀、两腘。《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外感邪气日久停留于体内阻碍经络运行,易在人体两侧的肘部、腋部、髀及腘部停留,即五脏藏邪于这“八虚”之中。

脊椎就是一节一节连起来的,对应24节气。

关节都是关口,重要之地,艰难之地,阻碍之地,也是节气交替之处,是气机的转换点。此时频率混沌,容易造成灾害。节是转机,过节休息是让我们保持一种休息安养的状态 ,让这个气机的转换点能够平安地度过。

有人到了某个节气的时候, 关节就会出现痛疼 ,其实这是不正常的气机导致了节的关键点出现了问题。

而肺的穴位,主治筋骨关节病。

图片

八音之“竹”音,对应东方震也

古代的乐器又称八音,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材质的乐器。

其中竹子制成的乐音,对应正东方,震,春分节气。卯时,大肠经所主,与肺相表里。

八音对应八风,即24节气。

韦昭注《国语》时,详细地讲明了八卦与八方、八风和八音的匹配关系。

东北曰艮,为匏,为融风(立春)

正东曰震,为竹,为明庶风(春分)

东南曰巽,为木,为清明风(立夏)

正南曰离,为丝,为景风(夏至)

西南曰坤,为瓦,为凉风(立秋)

正西曰兑,为金,为阊阖风(秋分)

西北曰乾,为石,为不周风(立冬)

正北曰坎,为革,为广莫风(冬至)

365站群VIP

竹,就是最大的草,冬至之草。黄钟之音的律管即竹管,是冬至日所澎出的地气。

“律”,就是频率。宇宙间的一切奥秘,都与频率有关。

图片

竹,代表修行

《大荒经》描述昆仑山上𠕇竹林,可做舟。而舟船代表虚,舟虚方可渡,渡河代表修行成功。

竹,中空,挺直,为四君子之一,代表品性高洁。

《大荒北经》:…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丘,指昆仑山。竹林即指正东和东北,东南,立春、春分、立夏节气,属阳,所以有“赤泽水”,赤泽水即督脉,属阳。又叫“封渊”,春季之神为舜帝所主,故名“帝俊在焉”。有三桑无枝,指督脉有上中下三丹田。

丘西指正西和西南、西北,立秋、秋分和立冬,秋冬之交,为阴,阴脉又名“沈渊”,冬季之神为颛顼,故名是颛顼浴池。

竹,代表根

竹,甲骨文,是“屮”符号,是倒立的屮,屮是草,屮是夏朝氏族符号。

甲骨文竹即:

图片

,是冬至之草,是最大的草。竹,甲骨文同草木的根形,表示不断向下扎根。竹子的根系是最发达的。两个倒立的屮搭成^形,^表示入,是“入”的甲骨文。

图片

竹,冬,终三字的甲骨文,非常相似。

图片

“入”甲骨文同“六”

六,即太阴。

司,甲骨文通假“后”,后为王之意。有种礼器叫“笥”,由竹编成。“竹笥”内盛食物、衣服和冥币陪葬,寓意墓主人如竹向下扎根递进繁生。竹,代表根,在地下,故为冥器。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养生智慧藏 中医智慧库 食疗智慧集 养生策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