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食疗智慧集
你的位置:养生智慧库 > 食疗智慧集 > 智慧库 【小白郎仲】医学启源:肝脏苦欲补泻法笔记
智慧库 【小白郎仲】医学启源:肝脏苦欲补泻法笔记

发布日期:2025-03-07 18:10    点击次数:67

五脏用药规则,东垣当学生的时候,张元素自己编写。医学启源可以作为中医学入门纲要(但是里面有些写法不正确),辩证体系,用药方针,组方思路都值得我们学习。是正统的上古中医学的传承。然后再看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黄帝内经,慢慢会看懂。我们现在学的是五脏的用药体系,不是六气的用药体系。不要混淆在一起,不然很容易出现问题。

图片

365建站365站群VIP譬如我们在冶疗肝脏病,它的定义,一种是太过一种是不及,我们调整的是五运的运。(太过和不及)而不是以前六气的思路,太过是不是阳太过?清热?或者燥了,来滋阴,如果选药,没有原则,清热用啥?白芍?钩藤?生甘草?滋阴用啥?生地?山茱萸?乌梅?各种问题就来了,这时需要指导用药的方针,在药味上。药的味道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比如:酸是能收的,苦是能降,能燥的,能泄的,甘是能补的,能缓的。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而不是这个药能补肝,清热,扶阳,滋阴这种思维模式。。指导用药的方针就是药味 酸能收心苦能降,能燥,能泄甘能补,能缓。思维模式改变,不能停留在补肝,清热,扶阳,滋阴的思路 苦欲补泄理论苦-讨厌,不喜欢。欲-想要的补-顺其性泻-逆其性苦一不要的,发病容易出现的标证。我们学习的这个体系是以味来治五运病,以气来治六气病。一类叫做六气病,一类叫做五运病,那么六气病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个六经病,风寒暑湿燥火,也就是伤寒论里面的六经辨证的一个提纲。六经就是讲六气,那么五运病,就是五脏病,那就这样,就是分为六气病和五运病,也就是经络病和脏腑病就好了,就这么多。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肝主升发之气,不是太热,太寒,脏气法时论(内经讲脏,五运的生长化收藏),经气(内经指三阴三阳)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两胁下痛引少腹-两胁指的是胸下面的八字,八字痛-实证-脉弦硬。为啥会痛,这个位置是脏器对应人体的具体部位。-五体心脏有病-胸部不舒服,胸闷透不过来气。'肺有病-背部酸冷肾有病-腰酸有问题脾有病-腹部肚子痛,人体的脊柱也跟脾有关系。肝有病-两胁下,还有颈项(甲状腺结节,淋巴)跟肝胆有关系(瘿瘤)这些千金方里面和内经是一致的。'令人善怒-容易生气,这是肝病的症状,内经中病一种实证(太过),一种是虚证(不及)虚则目䀮䀮(音:máng)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这是肝虚的症状,肝的精气上注于眼睛,所以功能出现问题,眼睛看不清楚,耳朵也听不清(子病累母,这是一种解释)。另外解释是肝气不足,胆气也不足,(足少阳胆经走两侧,绕耳朵循行,耳朵受影响)善恐-怯弱,胆气不壮,社恐,不愿见人。但是好多人不会治肝,如果是功能的问题要考虑治脏治肝还是肾?涉及诊断问题,脉诊,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诊脉很重要

图片

春脉如弦?何如而弦?。理解-肝的脉跟春天的气机是一样的,软柔的,轻虚緛弱短直而滑。气逆-有气郁,会有经络淤堵,会出现气逆。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暴聋-身体两侧少阳经络气逆,脏腑病引起的经络的病。肝出现问题,会摸到弦脉。正常的脉-轻虚緛弱而滑,长偏弱,不会硬,春天生发之气,带有弦脉,不会硬。太过的脉-实而强,象琴弦硬。病在外-外指外来的疾病(因素)导致出现的实证。不及的脉-细而软,有条索。病在中-自己损耗掉的,内耗。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苦-不喜欢-标证)。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顺其性为补)。以酸泻之,白芍药。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苦,五脏不要的,发病容易出现的标证。为啥是标证?如果本-太过,容易出现的标证,对人体的损伤比较大。'肝容易出现急迫之证,不是积聚,包括抽搐,忽忽眩冒而巅疾,忽忽眩冒-就是头晕,中风突然倒地,癫痫的头痛,经前的头痛,头痛想呕吐,流鼻血,急性的胃痛,为啥会出现这些?肝主风,主疏泄,症状出现(如果是实证)风证更明显。脏腑器官的压力就很大。堵一下就变成痛证。病人-左手,尺脉-弦脉,寸脉有一点弦细-右手,沉滑(有饮证)木土的问题,呕吐,拉肚子这些症状都是肝苦急的症状,用甘来缓之。'甘的作用一缓急,急迫症状减缓下来,不是治病,是让症状缓下来。(这些属于标证)甘草,流鼻血一茅根,发热太过一生地,钩藤来缓急。芍药甘草汤治疗时,选用甘味药缓急,不是随意来选甘味的药。比如,中风的时候,缓急选甘草是错的。红枣也不对。是同类功效药物的基础上来进行选择。清热的药,有咸寒的,酸寒,甘寒,苦寒的,有急证用甘寒的。闹尾炎病例-用苦寒(黄连,黄芩),急性阑尾炎属于阳明证,大柴胡汤,化燥,用苦味的药,会更燥了。这种情况选用甘寒的药,加上泻腑热的药。同类功效的基础上选用甘的药来缓急。葛根,天花粉都属于甘寒。肝脏五行属于木,六气的风也属木,有共性。六气是厥阴,看到风证的时候,也可以用甘味的药来缓急。钩藤,茅根都可以用。配伍的时候,如果君药是辛味的药,温热的药,防止辛味的药出现太过,可以反佐用甘药,防止太过。伤寒论里面君药好多是辛药,用甘草来反佐。甘为啥可以缓肝脏的急,其属于土,用甘的药可以把木的一部分气转走,自然一些急迫症状就不会出现。急食甘以缓之,这种属于治标不是治本。'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一肝想要散,肝属于木,(胆也是),春脉如弦,主疏发,疏泄的,如果疏发的不够,肝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肤满),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太过,用酸味的药去泻。以往理论,山茱萸补肝,不同的角度看,有自己的组方体系,内经给出规范的模型,脏气法时(脏气-生长化收藏),不是经气(经气一风寒暑湿燥火)。肝脏的升不及,疏泄不及--辛味的药,往外散。太过就往里面拉一酸味的药。脏气的调整而不是肝太热,太寒。困在六气的范围里面。伤寒和金匮是专科病,不是教科书。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药。如何选药?辛味药如何补肝,看药味,功效,如一些人肝脏不好,不消化。木土疏土,选择药的时候,选用作用于消化的药,陈皮,木香,砂仁,(而不是山楂-苦酸,麦芽-苦温)选择消导,散气的药。君药,后面还有臣、佐使的药。比如,消化不良,君药是辛,要有两味臣药,一个与君药性质相同的药,佐臣,辅佐君。比如:木香,砂仁,木香,陈皮,木香、半夏,木香,槟榔,陈皮,半夏'还有一种臣药,是监督臣药,比如桂枝汤中的白芍。辛辛酸(补),酸酸辛(泻).如果肝疏泄不利,导致阳痿,小便不利的时候,就要用辛药,能通达到下焦的药,比如肉桂,巴戟天,反佐的药选山茱萸,五味子这种监督的臣药。根据脉象的症状,来考虑药味,上下焦的走向来选。最终组方发现可替换的药很少,法则对了,供选择的药就不多了。甘-缓急,治证,脾胃用甘药多,但是肾就用的少,需要甘味药才用,不需要就不加。五脏的不及和太过,不是太燥,太寒,太热(等六气),我们调整脏气的生长化收藏的功能。组方对了,效如桴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养生智慧藏 中医智慧库 食疗智慧集 养生策略库